• |
  • 收藏本站
研究生管理登录系统

/_s402/main.psp 暨南大学MPA教育中心 /_upload/column/4b/7f/19327/picture.png
  • 1 暨南大学
    2019-09-23
  • 2 公共管理学院
    2019-09-23
首页  学术讲座

Prof. Nicholas S. Brasovan: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raditional(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环境意识)

2017-05-27

公共管理学院

 

 

 

2017年5月26日晚上7点,我院学科前沿讲座暨“公共管理论坛”第39期在惠全楼U219顺利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夏威夷大学助理教授 Prof. Nicholas S. Brasovan主讲,讲座的题目为“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ies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环境意识”。我院白锐副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全院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1 Prof. Nicholas S. Brasovan

首先,Prof. Nicholas S. Brasovan以任剑涛教授在所提出的“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 我们应该从中国哲学的源头汲取精神和伦理的指导”的思想引出了对中国传统哲学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思考。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方面:1、What is a world for Confucius?(孔子如何、看待世界?2、What is a world in the Zhongyong ?(中庸如何看待世界?)3、What is a world in the Daxue(大学如何看待世界?)4、How did Confucius regard animal life?(孔子如何看待动物生命?)5、How did Mencius regard animal life?(孟子如何看待动物生命?)6、What does tian mean in Confucian discourse?(儒家的天有什么意思?)7、What is a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worldview?(什么是当代生态世界观?) 8、What is a neo-Confucian vision of the world?(宋明理学的世界观是什么?)9、What are the Buddhist sources of neo-Confucianism?(宋明理学的佛教渊源是什么?)10、How does the Yijing model the world?(易经是如何模拟世界的?)

 

Prof. Nicholas S. Brasovan认为,孔子对世界的认识主要关注的是良性的政府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中庸》和《大学》强调的是个人与环境的内外合一;孔子认为礼重于羊(动物生命)而孟子认为君子应对动物怀有仁爱之心。

 

接着,Prof. Nicholas S. Brasovan回顾了本体论与整体论的发展,提出“身份和意思是连系和上下文的表达式”的理念,进一步引出了 “生态学”的概念,并且阐述了David Keller and Frank B. Golley所提出的生态学的三大原则:自然主义、无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为干扰;以及韩德民所提出的以物理能量解释生态结构的概念。

 

然后,Prof. Nicholas S. Brasovan比较了儒家、道家、佛教与宋明理学等不同思想中对 “天”的理解。儒家认为“天”是一种有思想的人格化的本体;道家认为“天”即为自然界;宋明理学认为“天”为人的本心,并且宋明理学中强调了万物起源于 “气与理”。Prof. Nicholas S. Brasovan根据其研究发现,阐述了新儒家思想的中整体论以及宋明理学的佛教渊源,着重探讨了“因缘”一词在佛学中的意义,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图2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最后,Prof. Nicholas S. Brasovan分享了其对《周易》中的 “八卦”之间的阴阳转换化的看法。在最后的现场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先后提出了“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文化是否属于科学的范畴?”“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能量?还是思想?或者其他东西?”等问题,Prof. Nicholas S. Brasovan深入浅出地一一给予解答,其指出儒家文化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但属于经验科学、 “前科学”;其认为 “联系”是一种能确定你的角色和位置的东西。Prof. Nicholas S. Brasovan的精彩讲座深入浅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独到而精辟。讲座结束后,我院白锐副教授对Prof. Nicholas S. Brasovan的讲座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是第一个用中文给我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教授。

此次讲座不仅促进了同学们与国外专家学者的互动与交流;也促进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哲学和环境政策制定等的学习与思考。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宣

【主讲嘉宾简介】

 Nicholas S. Brasovan是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哲学系助理教授,于2012年在夏威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本科毕业于Purdue大学,曾于本科阶段英格兰Saint Andrews University学习英国哲学一年。分别在2002年于中国云南师范大学和2007年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中文与中国文化。主要研究兴趣为儒家思想、东方环境伦理与当代环境政策、中国古典思想、美国哲学传统以及杜威研究。

 

 

附件:

http://icas.jnu.edu.cn/cas/login?service=http%3A%2F%2Fngsis.jnu.edu.cn%2Fedpcul%2Fdcp-cas.jsp 研究生管理登录系统 ${c.pictureUrl}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惠全楼506(邮编510632)
85220637
ompa@jnu.edu.cn
CopyRight ©暨南大学MPA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 首页
  • MPA简介
    • 培养宗旨
    • 专业方向
      • 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 大湾区建设与公共管理
      •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 治理结构
    • MPA年鉴
    • 联系我们
  • 师资力量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实践导师
  • 学习资源
    • 培养方案
    • 核心课程
      • 公共管理学
      • 政治学
      • 社会研究学
      • 公共政策分析
    • 实践基地
    • 案例大赛
    • 学术交流
  • 学位论文
    • 导师库
    • 论文类型
      • 案例分析型
      • 调研报告型
      • 问题研究型
      • 政策分析型
    • 优秀论文
  • 海外访学
  • 管理制度
    • 招生
    • 教学
    • 论文
    • 毕业
  • 表格下载
    • 招生
    • 教学
    • 论文
    • 毕业
  • 同窗校友
    • 毕业照
    • 校友会
    • 班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