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忠
2020-10-13
暨南大学MPA教育中心
孙清忠,研究员,博士,公共管理学院导师,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校湾区办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为研究生开设《湾区高等教育》等课程,主编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教材。近年来,研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管理与教育结合的领域,主持了多项与大湾区教育经济管理相关的课题,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广东省社科、广东省教改、广东省和广州市软科学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以及全国、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联委托项目(大湾区民营经济与教育、人才、科技融合发展等),先后发表30余篇CSSCI、SSCI类在内的论文。
2023.10-至今 暨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兼校湾区办主任
2015.07-2023.10 历任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暨南大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其间: 2022.10获聘研究员,2019.08-2019.1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7.09-2018.08,2023.01-2024.02挂职借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央统战部,是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序的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主要编者)。
☆ 2010.9 -2013.7: 暨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2003.9 -2006.7: 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理事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水平评估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促进会理事
广东省自科基金评审专家
广东省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智库专家
(1)2021年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推动建设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港澳教育制度研究(子课题)”(项目编号:21JZD061),国家级。
(2)2023年主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百名港澳青年融入湾区科创政策培训交流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23A0505010026),省部级。
(3)2020年主持教育部科技司的“新形势下的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研究”课题,省部级。
(4)2019年主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体制研究”课题, 省部级。
(5)2020年主持度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托项目:“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6)2022年主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项目:“新时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策略研究”。
(7)2018年主持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的“双一流背景下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课题,省部级。
(8)2017年主持国家质检总局的“质检系统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研究”课题。
(9)主持2023年度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DGTT202301)。
(10)主持2022年度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DGTT202202)。
(11)主持2021年度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DGTT202103)。
(12)2022年主持全国工商联委托课题“民营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13)2022年主持广州市工商联委托课题“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与港澳台侨青创帮扶机制的探索”。
(14)2023年主持广东省工商联委托课题“广东民营企业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1)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影响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24(08).(通讯作者)
(2)The Correlation of Career Planning Clarity with Learning Eng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24.(通讯作者)
(3)培育法治文化: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法治教育实施路径[J].高教探索,2023(04):108-113.(通讯作者)
(4)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数字化:基于国际大湾区比较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0(01):17-28.(通讯作者)
(5)场域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研究[J].高教探索,2022,No.229(05):98-103. (第一作者)
(6)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消解[J].社会科学文摘,2022,No.73(01):115-117.(第一作者)
(7)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研究[J].高教探索,2021,No.222(10):119-122.(第一作者)
(8)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J],MMBD 2023,2023.8.(通讯作者)
(9)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bliometrics[J],ICMEIM 2021,2021.9.(通讯作者)
(10)Research o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of Courses in Colleges Based on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J],EIMSS 2021,2021.7.(通讯作者)
(11)The intervention with the “post-truth”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new media era.within Guangdong,Hong Kong and Macao Greater Bay Area[J],ICEESR 2020,2020.6.(通讯作者)
(12)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消解——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05):130-135.(第一作者)
(13)暨大推出组合拳助力港澳青年服务国家发展[J].中国统一战线,2021年第10期.(第一作者)
(14)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研究[J].高教探索,2020,No.211(11):19-24.(通讯作者)
(15)Study on Construction Culture System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J].《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2015:262-266.(CPCI-SSH论文,独立作者)
(16)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独立作者)
(17)新制度主义视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困境及消解[J].高教探索,2015,8:21-33.(独立作者)
(18)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探析[J].高教探索,2014,5:40-43.(第一作者)
(19)组织创新理论视角下“双一流”建设的思考[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6.(独立作者)
(20)三螺旋理论下新加坡创业型大学的实践特征及其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大学为例[J].暨南高教研究,2019,1:85-90.(第一作者)
(1)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政治·法治篇)[M].2024.
(2)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与发展研究[M].2022.
(3)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蓝皮书(2022)[M].2022
(1)《铸牢香港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香港中小学国安教育的成效、问题及对策》,2021.9,获CTTI2022年度智库优秀成果特等奖
(2)《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研究》,2022
(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体制研究》,2022
(4)《粤澳协同创新人才融合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才发展告(文旅会展与医药健康产业篇)》,2022
(5)《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2023
(6)《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汇编》,2019.7
(7)《新形势下的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研究》,2020
(8)《民营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2022
(9)《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与港澳台侨青创帮扶机制的探索》,2022
(10)《广东民营企业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调研报告》,2023
CTTI2022年度智库优秀成果特等奖
2022年第二届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
2021首届湾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大会优秀论文奖
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选题1:粤港澳大湾区
选题2:高等教育
选题3:规划评估
选题4: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
/_upload/article/images/b2/35/564640264557b39d25656c5d65f8/2163d05f-3701-4045-82ee-ef114b49c287.png
42326271@qq.com
研究员、硕导、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校湾区办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高教政策研究、规划评估、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