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王佃利教授应邀主讲暨南大学公共管理高端学术讲座(第七期)
2022-08-17
暨南大学MPA教育中心
2022年8月13日,暨南大学MPA教育中心成功举办第七期公共管理高端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暨南大学MPA教育中心执行副主任李丹阳副教授主持,邀请了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成员王佃利教授,主讲“邻避治理中的利益回馈机制探究”。
讲座伊始,王教授解析了“邻避”概念的内涵,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必然需要新型的服务设施。这些新型服务设施中有一类被称为邻避设施。邻避设施的类型可分为污染类、风险集聚类、心理不悦类以及污名化类。在我国,邻避冲突已进入高发期,呈现出邻避抗议层级螺旋式上升、邻避行动议题难以拓展、邻避冲突双方无法达成妥协的特征,传统的维稳式管控无法根本解决邻避困境。
在此基础上,王教授从邻避设施、邻避效应、公众行动、政府策略、邻避冲突五个维度阐述了邻避研究的分析逻辑,认为邻避效应主要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自说自话。对此,他提出了“邻避治理”的概念和“利益回馈”的理念,围绕“从邻避管控走向邻避治理”“建立现代化的邻避治理体系”“从损失补偿到利益回馈”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解释,还归纳了邻避利益回馈的运作条件,即公共价值的识别、支持、认同和运作能力。
在通过对多个微观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王教授提出了利益回馈的优化路径。一是空间优化回馈,改造和提升邻避设施的空间;二是生态改造回馈,以邻利型设施建设作为空间补偿;三是经济关联回馈,对邻避设施的环境进行补偿;四是共同信任型回馈,要求创建协商民主的政策环境。王教授还认为,随着风险程度强化和形态多样化,未来的邻避治理研究可以从“转变对邻避现象本身的污名化认知”“转变封闭式的邻避决策思路”“创新基于公共价值的利益回馈形式”三个层面进行深化。
讲座最后,王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在社区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运用中如何进行利益回馈”“小型邻避设施建设怎样实现利益回馈”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本次讲座中王教授所展现出的对中国邻避问题高屋建瓴的理论分析,深刻而富有解释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接地气”的实践案例,无不让参加讲座的MPA同学们产生强烈共鸣,对讲座给与了高度评价。通过本次讲座,能够推进我校MPA同学更系统地理解邻避问题,丰富解决邻避问题的思路,提高处理有关问题的应对能力。